小小的桑叶,在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下甲镇成了富民大产业。该镇以“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为载体,引导平怀、加西、彩架3个村抱团发展种桑养蚕产业。
“我们从传统的种桑养蚕,发展到养蚕体验、桑葚采摘、果酒酿造等新产业。”12月28日,平怀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张桂林介绍说,目前该片区养蚕800多户,有桑园1.2万多亩,通过“一产带三产”,形成“种桑养蚕—休闲体验—田园观光”产业链。
近年来,凌云县结合实际,以农业为依托,通过产业渗透、交叉和重组等方式,以“3个211”(即一产以“两叶一果一家禽”生态农业产业为主导,发展壮大茶叶、蚕桑、水果和鸡鸭等特色种养业;二产以“两酒一油一园区”生态工业实体经济产业为主导,加快推动茶叶酒、桑果酒、山茶油深加工、绿色高端家居产业园区项目落地见效,推动“十四五”期间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三产以“两园一山一古城”生态旅游产业为主导,抓好浩坤湖湿地公园、泗水缤纷田园、茶山金字塔、凌云古城等文旅康养项目,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为抓手,形成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农业产业综合体和联合体,由一产向二产和三产拓展,跑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农业产业持续做优。围绕“两叶一果一家禽”,着力扩大产业效能,今年,实施茶园有机改造1万亩,新种和改良桑园 2.27万亩,新建林下养殖基地16个。积极探索高密度陆基养鱼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设施蔬菜,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增长点,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拓宽渠道。2023年,凌云县成功创建广西休闲农业重点县,下甲镇彩架村、加尤镇央里村获得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称号。
工业不断做强。围绕“两酒一油一园区”,深入实施“工业倍增”战略,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发展。2023年,建成年藏酒7000吨洞藏茶本酒仓储项目、年产30万方实木定向颗粒板生产项目、年产2千吨桑果酒生产项目以及百色北部集中式储能项目,强力推进年产1万吨茶本酒加工项目、年提取 1000吨蚕蛹浓缩活力精华、560吨蚕蛹油、40吨壳聚多糖、20吨甲壳素等蚕蛹深加工项目,以及落户绿色家居产业园的大森林年产80万方阻燃板加工项目、锦华木业年产20万方家具板材项目、桂鲁木业年产8万方生态板加工项目,税源渠道窄、税源基础弱的发展瓶颈得到有效破解。成功培育百色德亿兴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上规入统,水泥厂、“百色红”桑果酒厂年内实现满产达产。
旅游业不断做活。围绕“两园一山一古城”,致力于打造“民宿型”“候鸟型”旅游目的地,不断完善浩坤湖等景区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农耕园、采摘园、露营地等方式,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域性集散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国庆期间,全县旅游综合消费达2.59 亿元,同比增长135%。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今年成功推动纳入区级重大项目2个、纳入市级重大项目8个。成功承办黄桶至百色铁路建设动员大会,黄桶至百色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巴马经凌云至田林高速项目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队赴区内外开展强优企业招商洽谈,成功签约项目7个,预计总投资25.41亿元。
生态优势持续巩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进大气污染、水污染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县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98.8%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碳汇交易模式,建成的百色北部集中式储能电站是全区首个投入运营的化学储能项目,为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了有益探索。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朱洪淼 黄元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