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造船”出海 园区引擎强劲-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07/12 09:23:40
来源:广西日报

职教“造船”出海 园区引擎强劲

字体:

原标题:职教“造船”出海 园区引擎强劲

  连日来,“壮美广西·全面深化改革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北线采访团深入南宁、柳州等地,聚焦并揭秘广西产业园区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提升发展的引擎动力,职教出海如何实现从“借船”到“造船”的华丽转身。

  “柬埔寨电力行业发展前景很好,和家人参观学校后,决定到南宁学习。”柬埔寨籍留学生林淑清已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一年,其间中文有长足进步。她表示,学成电力管理经验后要回国发展,也乐意向柬埔寨适龄学生介绍广西留学资源。

  “我校与柬埔寨的大学院校共同建立了海外实训基地,主动对接中资在柬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已输送27名优秀毕业生到华电集团在柬水电项目工作,并为该企业当地工人培训达5000人次。”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林表示。

  搭建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必须拿出过硬的教学质量和精准合身的教育模式立范。

  7月10日,北线采访团记者一行来到柳州职业技术大学调研。“我在订单班学习,过两个月到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实习。”该校2023级机电一体化技术1班的印度尼西亚学生何雨中(中文译名)在镜头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表达自己对专业的喜爱和对未来工作的向往。

  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打造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实现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柳工、深南电路等企业和东盟国家的普遍欢迎,以印尼合作为例,我们牵头成立了中国—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产教联盟,扫清了许多跨国职业教育合作的障碍和壁垒,为两国教育和经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刘子林介绍。

  近年来,广西职业教育服务东盟出海中资企业能力明显增强,2024年培养培训东盟师生超1.2万人次。

  “柳州市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75%,是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主引擎。”在企业基地生机勃勃、项目建设拔节生长的柳东新区,柳州市园区办主任张金呈向采访团记者介绍。

  柳州市大力推动园区整合,形成国家级柳州高新区、自治区级柳州经开区,以及4个县域园区协同发展的“2+4”园区新格局。

  智能网联汽车、具身机器人、智能终端……柳州积极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广西高端工程装备实验室、广西汽车研究院支撑作用,打造一批引领型重大科创平台,打造上海、深圳等一批“科创飞地”,建立完善“研发在外、成果在内”的园区科技成果共享转化机制。

  目前,柳州市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园区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38.4%。

  “招商更要护商!柳州市产业园区积极协助企业办理各项审批,让企业和项目及时开工建成并运营。”张金呈说。

  柳州市在全区首创承诺“一证开工”改革,大力推动线上线下“帮办代办”,31项审批事项提供全方位免费“帮办代办”服务,推动市管园区行政许可即办即领比例达70%以上。

  “1—5月,全区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4%,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6%,持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主阵地作用。”自治区园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唐绍怡)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