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人大代表当“先锋” 民生福祉暖人心-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5 09/17 19:10:25
来源:青秀区人大社会建设委

青秀区:人大代表当“先锋” 民生福祉暖人心

字体: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大常委会聚焦代表主体作用发挥,通过拓宽渠道、强化服务,推动辖区5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化身民生福祉“助力先锋”。他们深入基层倾听民意、排解民忧,以就业帮扶、助老服务、搭建民情沟通平台等“小实践”,书写为民谋福祉的“大文章”,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就业帮扶:家门口岗位解民忧

  “既能照顾孩子,又有稳定收入,这份工作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居民覃女士说。此前,她在民生东社区社保中心办事时,被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吸引,工作人员了解她的需求后,很快为她推荐了“4050”公益性岗位,经培训后,她顺利在家门口上岗。

  这份工作的背后,离不开青秀区人大代表赵智明的奔走。作为街道基层一线代表,他在走访中发现城镇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突出,便联合辖区其他人大代表深入群众开展调查,在城区人代会上提出“关于优化基层就业服务,促进民生发展”的建议,建议要加大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力度。

  该建议得到青秀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被列入年度重点督办建议跟踪推进。如今,越来越多像覃女士这样的群众,通过社区就业服务站找到工作,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搭建起“就业桥”,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长者饭堂:一餐热饭暖人心

  中午时分,青秀区大板三社区“长者饭堂”格外热闹。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用餐。“我快八十岁了,儿女在外地,自己做饭很麻烦。现在来这儿吃,十一二块钱就能吃饱吃好,政府还补贴3块钱。”一位正在用餐的老者说。

  “长者饭堂”的落地,源于人大代表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捕捉。2024年,青秀区开展人大代表票决为民办实事项目工作时,各级代表深入社区听取群众意见,“加强长者饭堂建设”成为群众最集中的诉求。

  青秀区人大常委会接到反馈后,第一时间将意见反馈给城区政府。在青秀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经代表们票决,“长者饭堂”建设被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为确保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常委会还将饭堂建设运营情况纳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组织代表跟踪督办。截至目前,青秀区已建成19家“长者饭堂”,累计服务老年人用餐超40万人次。

  联络站里:民情恳谈架心桥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青秀区人大代表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重要平台,一场场“听民情、访民意、解民忧”的活动在这里常态化开展。

  金湖社区代表联络站创新打造“榕树下的公益市集”,开市以来已举办19期活动,服务居民近6000人次,募集善款4000余元,收到价值超2万元的捐赠物资,真正将公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新竹社区代表联络站有一个坚持了8年的“约定”:自2016年起,每月18日举办“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驻站人大代表与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面对面汇聚民意、集纳民智。迄今,恳谈会已举办107次,成功推动社区垃圾处理、电梯加装、充电桩建设、适老化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从就业帮扶到助老服务,从民情恳谈到难题破解,青秀区各级人大代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深厚情怀融入每一件民生实事中,用行动诠释人大代表的使命与担当。(李振领)

【纠错】 【责任编辑:牙举成】